近日不斷有媒體報道:“受金融危機影響,IT賣場交易量明顯下滑,部分商戶看好網店經營,轉戰網絡”云云等,我們且來看看這幾個關鍵字:經銷商銷量銳減、5%店鋪倒閉、賣場降租,以國內的報道的慣例和傳統,實際瀕臨倒閉的店鋪肯定遠遠不止5%,本人確實沒有想到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能夠傳導的如此迅猛!
不過,仔細想想,冰凍三尺也絕非一日之寒,一個好的實體應該是有一定的能力抵御外部的環境變化,即使要倒下也不應該是第一個或第一批倒下的,馬云不也說過:“即使跪著,我也得最后倒下”,那究竟誰才是壓垮中關村電子市場這頭大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呢,我這里簡單的做出如下分析,有時間的話也順便聊聊未來一段時間電子商務的趨勢和發展:
購物環境及誠信經營的重要性;
中關村本人去的越來越少了,現在基本上是一年一次或兩次,盡管工作和住的離這里都并不算太遠。因為一想到賣場里被銷售人員包裹兜售的情形,就是非常的不爽,當人們一再大談用戶體驗之上的時候,中關村還是繼續著自己這種落后的QJ似銷售模式,能讓人會有好的購物體驗和環境嗎?更何況今后個性化和多元化消費肯定是趨勢,而在中關村到處充斥著的兜售的噪聲甚至是拉扯,無時無刻不打斷購物者的思緒,這樣的購物環境首先便嚴重侵犯了購物者的個人空間,也打斷了購物者的自主消費意念,這時候身處其中購物者很難不很汗……
而恰好是這個時候,你更要提防騙子們的出現,隨口一個不可思議的超低價格,往往讓你摸不著頭腦的跟著上了某個樓上,公司通常也會比較體面,可就是你所鎖定的某個產品不是缺貨就是被‘曝有’嚴重缺陷,之后順勢再向你推薦某個“熱門”產品,而消費者通常這時候早已口干舌燥,體力不支,多數會在騙子們的蠱惑和殷勤下,逐漸放下了警惕,猛的發現推薦的東東也不錯,價格也還行,隨即掏錢成交。
購物者經過這番折騰之后,心有忐忑者是情理之中的,多半還是會忍不住上網或詢問下官方,卻發現手上的這個熱門貨竟然比官方報價都高出好幾千,頓時腸子都悔青了。依照國人的傳統及維權的困難性,多半還是打掉牙往肚里咽,只好下次小心小心再小心,腦子里自然想到:老子以后能不去中關村就不去中關村,實在要去也要帶個超級懂行的,或是有網店的并且支持支付寶的(順便去中關村逛逛并拿貨而已)
以上案例也許都僅僅是個案,但是分眾營銷時代,誰又能輕視口碑傳播的威力,但以上事實通過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上萬時,中關村是否只能剩下老鳥們和騙子們的自娛自樂?
以我看來,二十一世紀最貴的不一定是和諧,但一定會是誠信!
為什么老鳥也頻頻上當?
鑒于很多很多的同學甚至是老鳥,都有在中關村上當的經歷,這里還是先說說為什么上述騙局并不巧妙,但卻還是屢試不爽:
1、 貪圖便宜就不說了,廢話,低價買到更優的東東,誰不想呢?!
2、 騙子洞悉了人性弱點,你非要往心理學上靠也說得通的,但是騙子們難道都是心理學高材生畢業嗎,所以還是要鄙視下所謂專家論點的廢話;
3、 言歸正傳,去中關村購物的消費者往往都是在網上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也問了不少懂行的人,付出了很高的學習和市場調研成本,最后鎖定了某幾款產品,可正是由于這點,精力、目力、意念過于集中于一點,一旦騙子們給你們推薦其他你并不熟悉的所謂熱門產品時,就算你是專家還是大拿,也一定會頭腦發蒙,各種參數什么的肯定是來不及詳細對比,何況這些參數還是被騙子們隆重包裝過的,再加上一天的購物那個疲憊和環境吵雜什么的,潛意識中的盡快成交念頭也會跳出來說:“買了算了,反正性能都差不多的,何況媒體報道也未必靠譜呢”,于是乎上套就成了必然。
所以,這里恰好驗證了,學的多未必是好事情,一不小心就過于執著了,換了個環境馬上不靈了。
上面說的比較表層的,再來淺析下中關村電子市場沒落的體制根本
如果一個賣場主要是靠吃包租差價的簡單經營模式,通過一手,二手轉租來獲得最高和一手利潤的時候,一切監管手段和有序經營也都將不再靠譜,經濟正常運轉的時候,還能通過不斷的轉賣來套取轉租受益,當危機來臨的時候,只能是將賣場中絕大多數最后接盤的租戶直接套牢,由此5%或更大面積的店鋪倒閉勢必成為再自然不過的事情,而高租金也必然壓迫那些還未倒下但茍延殘喘的店鋪,在經營手段和方式上又無所不用其極,進一步加劇整個中關村電子市場生態環境的惡劣和不堪。
以上僅是自己的一點淺薄看法,歡迎指正。
時間有限,接下來會另起一篇介紹下誰是下一個賣場模式的贏家和未來方向。
作者:饒凱(阿凱,blog.myqun.org) 版權所有,如若轉載,必須保留作者鏈接及本聲明!謝謝合作!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發郵件至web*lianmeng.la(請把*換成@),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謝謝!
特別注意:本站所有轉載文章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所提供的圖片,代碼,設計作品,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