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互聯網行業和其他行業一樣主要走兩條路,技術與服務,只不過互聯網代表更大的未來與趨勢。如果你有技術,那你就能引領潮流;如果你不懂技術,那你只能重視服務和品質;如果你既懂技術,又追求服務,那你就是這個行業的霸主。而B2C行業自誕生以來就成為了互聯網行業的一方霸主,大眾渴望服務,B2C擁有技術,本來天衣無縫的組合,現在卻并沒有理想中的風景,為什么?
入不敷出的惡性循環;瘋狂砸錢的推廣戰略;價格戰的無止盡底線;資本市場的持續融資擴張,一切的原因造就了如今大部分B2C商家只虧不賺的局面。
先說推廣:傳統企業現階段的問題早就從猶豫要不要做電商,升級到怎么做電商。也因此,推廣被納入議程。但是如何推廣又成了新問題。花錢推廣沒有錯,問題是怎么推廣。
例如吸引早期用戶并不需要開展太多推廣,搜索引擎自會把他們帶過來,在此基礎上真要做推廣,也應是優化搜索引擎排名,因為排名越靠前被選擇的幾率就越大;二階段推廣步入正軌,為了繼續吸引消費者關注或其他非意向消費者興趣,大力度推廣就此展開(這個階段可以通過門戶網站、搜索引擎、廣告聯盟等渠道進行);三階段是競爭推廣,為了在一眾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可以考慮按競爭對手的渠道推廣,做到有他的地方就有你。
有個小實例,曾經去配眼鏡時發現一家眼鏡店的隔壁總有另一個品牌的眼鏡店相鄰而立,這不僅提升兩家店員的競爭意識也讓顧客有了最清楚的比較,而最后不管是買了哪家的眼鏡,2家店的品牌都被深刻的留在了顧客的腦海里。這么做不僅聰明而且沒花一分錢就達到了推廣自己品牌的目的。
價格戰一經打響就再也沒有歇火。電商價格戰的此起彼伏,受益的雖然是消費者,但那也是最初,一味降價,不僅電商要思考如何從其他渠道賺回盈利,消費者也會想那么低的價格質量究竟有無保障。最后虧損的毫無疑問還是電商,并且因低價而吸引來的消費者是沒有品牌忠誠度可言的,對品牌的推廣也沒有多大益處。最后,若再有一家電商用更低的價格把消費者吸引走,那真是一筆大虧的買賣。
資本融資讓電商有了更多機會砸錢推廣,但融資的目的并不僅于此,資本融資也意味著企業有機會擴大規模,提升產品市場占有率。也因此有了資本融資的加入,企業考慮的不應只是推廣,應該更詳細的有一個計劃,例如此次融資具體勇于推廣哪個產品;推廣成本估算;推廣具體規模、程度;以及風險和時機的把握。在得到資本融資后企業當然也不能盲目沾沾自喜,而應思考能否爭取到其他更多的資金加入,多方統籌決算對企業發展也能起到更大幫助。轉載請注明本文由易特廣告聯盟(www.ete.cn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