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和解惑關于廣告聯盟如何分析與查找作弊的方法和手段,分三點討論,主要是做CPS與CPA的廣告類型。
說說聯盟的潛規則,時間不夠,先寫幾句。說聯盟規則,不說怎么做流量和賺錢。潛規則能說多少說多少吧。
做過聯盟的都知道——
1 系統過濾掉明顯作弊的,從程序算法上可以分析出一些作弊的。google做的很好,中國很多聯盟也做的還算不錯。
CPS就沒什么好說的了,按照交易分成,如果聯盟提供交易明細,比如領克特,或者直接做joyo的,或者alimama,聯盟是不會扣量的,因為聯盟不 知道哪筆訂單是站長自己提交的,站長自己通過自己的聯盟代碼點過去購買東西,如果丟單,聯盟說不過去,并且因為是按照交易成交的,總是不虧,所以做CPS 的就放心做吧,國內的還不用擔心信用卡欺詐的事情,國內的黑馬,領克特,阿里媽媽,還有很多,國外的cb cj都挺好。
CPA的就比較復雜了,(Cost-per-Action) A=Action,為什么說復雜呢?因為考慮到這個A的情況不同,有些是注冊,有些是安裝軟件,有些是安裝軟件并且進行了操作才有計算,做站長的要先分析 好聯盟的A的定義,別白做了才對。按照我對聯盟的了解,一般聯盟會在幾個地方進行設置作弊過濾。
以一個軟件安裝并使用的流程為例(firefox AND google toolbar就是這樣的)
第一步,廣告物料展現PV/UV –很多物料是聯盟方生成的,比如google 推介里面的,這里只是做例子,google推介里面已經沒什么可以好做的了。
第二步,點擊進入聯盟廣告單頁PV/UV 一般在這步寫入cookie
第三步,點擊軟件下載安裝 當時google這點做的很好,每個firefox下載地址都不一樣,url中間有一段沒有意義的代碼,一是用來統計每個渠道的軟件下載次數,二是防止 有站長把firefox強行捆綁在別的軟件中(木馬、插件)進行推廣。并且一般是在這步讀取cookie和更新cookie。
第四步,軟件安裝 安裝完畢之后,讀取cookie,返回統計。
第五步,軟件使用, 使用頻率 ,每次使用返回統計。
第六步,軟件卸載, 讀取cookie,返回統計
一般的計算,是按照前四步的最小值來計算的。這樣可以逼迫站長正規的去做,讓用戶走完整個流程。
google是安裝付費的,不假,但是如果你按照上面的流程想一下,那么有什么好作弊的手段呢?
一般站長就做不到了,嗯,別問我,我也做不到,聽說有技術高手可以做到,可以用木馬在用戶機器底層暗地按照規范走完了整個流程,來刷。一般站長做不到了。 第一刷自己的網站的pv,提高廣告物料展現次數,然后暗地里走標準流程安裝。 這里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軟件不是用戶主動安裝的,那么使用率就很低,所以作弊的人還需要進一步模擬使用,有一次我看到到一個作弊的木馬,暗地里面不光 是安裝了一個p2p流媒體軟件,還刷新了好多次頁面p2p流媒體官網的某電影的頁面,為了湊夠使用數據,那數據就算模擬的很好,系統上發現不了,但是一旦 人工審核,從數據上還是能分析出來的,看聯盟的數據分析水平了。 另外一個狀況是誘騙,這種安裝暫且算作主動,因為用戶是知道的,并且也是用戶自己走完了整個流程,但是這樣的情況卸載率很高,使用率很低。這些都算不良渠 道的,我做聯盟的時候對都這些渠道進行了預警。然后進入人工審核流程。
2 分析不出作弊的,會有人工審核,人工審核,從增長量最快的,和收入最高的兩種站點審核起。
系統過濾的,直接封殺,毫不留情,站長不心虛,自然會申述,心虛的,聯盟也能拿出相應的證據來。
那么,系統過濾不了的,就需要人工審核了。
中國聯盟的分析員一般都不多,都是一大堆客服和市場,讓客服和市場去分析數據,很難。所以分析員一般一個月也分析不了幾個網站。
下面說說分析員是怎么樣分析的。
分析員是比較清楚流程的,所以首先對數據有疑點的網站進行分析,會先用一個用戶身份去走一遍站長的流程(這是明面上的流程),看流程是否合理,然后分析該站長的流量情況、alexa和流量來源的分析,看是否有掛馬彈窗、或者iframe刷新框架頁什么的, 如果分析不出,會進一步要求站長的統計密碼,去進一步查看站長的流量來源的明細等,如果站長不肯提供,基本上降權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沒有分析出最后的原因,那么一般還是會放到監測列表中,而不會進行什么操作。
3 審核部審核,看關系,和聯盟管理員或者聯盟公司關系好的客戶,都不會被k。(有可能會扣點量)
關系最重要,聯盟客服和市場都很忙的,一般一個客服或者市場要對應至少幾十個站長,所以聯盟工作人員在沒有需要通知你的時候都不會主動聯系你,做站長的, 尤其是主要做某些中型聯盟的,一定要和客服和市場做好溝通,說白了就是打關系,至少在申述的時候還可以幫你稍微說說話。但是百度和google這樣的聯盟,基本上就別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