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想搶占風口?先學學這四家公司如何垃圾分類
【獵云網(微信號:ilieyun)北京】 7 月 3 日報道(文/李歡歡)
豬能吃的是濕垃圾,豬不能吃的是干垃圾,豬吃了會死的是有害垃圾,可以賣錢買豬的是可回收垃圾...... 7 月 1 日,“最嚴垃圾分類”正式在上海實行,垃圾分類的風口也在大眾眼皮子下誕生。
“辭職創業,做風口的那只飛豬”,在不少人蠢蠢欲動時,垃圾類別查詢、網約代收垃圾等眾多APP已經呼嘯而來。除此之外,其實我國本來就有很多和垃圾分類相關的科技公司,只是受到的關注度比較少,原來沒有進入大眾的視野當中。
在閑置、舊物回收方面,我國有閃回收、愛回收、閑豆回收、熊貓格子等多個平臺。近兩年,這些平臺也不斷受到資本青睞,其中,閃回收完成 1 億元的A輪融資,愛回收完成 5 億美元戰略投資、閑豆回收則實現了億元的C輪融資。
除此之外,我國也有不少“互聯網+垃圾分類”的新型科技公司。他們以云計算、物聯網、數據庫等技術手段為基礎進行垃圾分類,最終實現垃圾分類的智能化、人性化、資源化、無害化。
綠色地球、中國天楹、聯運環境、伏泰,這四家公司憑借先進的方式和手段,已經在垃圾分類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成為“互聯網+垃圾分類”行業內的佼佼者。若想搶占垃圾風口,不妨先向他們學學。
綠色地球,給垃圾辦理二維碼“身份證”
成都市綠色地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綠色地球)成立于 2008 年,是國內首家提供垃圾管理全生態服務的企業。其業務包括垃圾投遞設施布局與設計、垃圾分類、垃圾清運與智能化垃圾管理系統建設等
80 后的汪劍超是綠色地球的聯合創始人,中科院軟件研究生畢業后,他最先進入微軟做軟件工程師。 2011 年,為了挽救中國環境、高效回收可利用垃圾,汪劍超辭職加入“綠色地球”,并在之后成為“超級破爛王”。
綠色地球最為顯著的標識為二維碼“身份證”,這也是用戶投放、積分的憑證。在投放可回收垃圾前,綠色地球會為用戶提供二維碼作為垃圾的“身份證”,掃描二維碼,綠色地球就可以知道用戶的門牌號和手機號。投放可回收垃圾后,居民會在手機上收到相應的積分,且這些積攢的積分可以直接在微信上體現。
除了二維碼系統,綠色地球還自建了垃圾分類物流和分揀體系,以保證高效的垃圾分類投放、分類運輸以及分類處置。
截至2019 年7 月,綠色地球已覆蓋成都市44.5 萬家庭, 1788 個小區,總共回收1.22 萬噸可回收物。
中國天楹,定制不同地區的個性方案
中國天楹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天楹)是致力于在城市固廢管理從前端到末端全產業領域精耕細作的城市環境綜合服務運營商。其業務范圍覆蓋了垃圾智慧分類、垃圾分類轉運、垃圾焚燒、資源循環利用基地等多個領域。
中國天楹在垃圾分類方面的特點在于定制化的方案。團隊會針對該區域居民等人的主觀行為開展階段性調查與研究。然后運用行為學、心理學、城市規劃等專業知識,對參與者在環保意識、分類習慣等方面進行評級,最后根據群體特性選擇差異化反饋機制,提升垃圾分類參與者的環保意識與分類效果。
此外,中國天楹以物聯網、云計算、數據庫等技術為依托,通過在服務區域投入垃圾分類智能設備、智慧管理平臺、手機端小程序、居民宣教平臺,對垃圾投、收、運、處環節進行全流程管控,讓垃圾分類體系實現全面升級。
中國天楹曾在 2018 年收購了Urbasre環境管理全球公司,這是我國環保企業海外并購史上規模最大的收購案例。
截止 2019 年第一季度,中國天楹的業務覆蓋了 31 個國家和地區,垃圾日處理量達到 82090 噸,二氧化碳年均減排量超過 220 萬噸。
聯運環境,運營、設備、云服務、微信的多方聯動
浙江聯運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聯運環境)的主要業務包括城鄉及居民垃圾分類項目一體化運營(分類、清運及回收、處理與處置)、城鄉清掃保潔工程、環衛設備設施管理維護等。公司擁有智慧垃圾分類云平臺及配套的硬件設備,致力于居民垃圾分類一體化運營。
2016 年開始,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采用了聯運知慧公司的垃圾分類整體解決方案,最終在總體上實現了居民的垃圾分類知曉率100%,分類正確率高達95%以上,可回收物品丟棄率小于3%,年垃圾減量50%左右。

該方案由運營服務+三大硬件設備(智能垃圾袋發放機、智能垃圾分類箱、智能垃圾分類可回收箱)+云服務平臺+微信平臺組成。通過二維碼、GPS、IC卡技術,建立一戶一碼實名制,居民可通過掃碼或者刷卡,將垃圾投入到對應的垃圾桶中并獲得積分。
公司則把可回收垃圾放入再生資源回收系統,廚余垃圾變為有機化肥,其他類型垃圾用于焚燒發電,有害垃圾集中進行專業處理,最終實現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2018 年,聯運環境的項目運營數量達到 500 余個,覆蓋全國 31 個省(市、自治區)、 130 余個城市、 3000 多個小區、 300 余萬戶家庭。
伏泰,投、收、運、處作業的全流程管控
蘇州市伏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伏泰)是專業從事智慧環境與互聯網+垃圾分類運營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于 2005 年成立, 2015 年登陸新三板,并在之后連續兩年進入創新層。 2018 年,公司正式啟動了IPO申請程序。
伏泰的主營業務包括互聯網+垃圾分類運營解決方案、政府環境IT解決方案、環境治理企業大數據與云計算解決方案,并囊括了市政環衛、焚燒餐廚水治理等服務,是一家綜合性服務商。
伏泰不僅僅是一個省級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企業,也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現在已有 6 項軟件產品、 2 項高新技術產品、 10 項發明專利。成立以來,伏泰與各城市合作,建立了廈門智慧環衛平臺、長沙市固體廢棄物處理在線監管平臺、溧陽環衛信息化管理平臺等多個平臺。
在垃圾分類方面,伏泰融合了互聯網、LOT、云服務、大數據等技術,對數據進行全面采集和深度分析,并借助智能的垃圾分類設備、管理平臺、移動作業APP、“互聯網+回收”服務平臺、居民互動平臺,形成垃圾的投、收、運、處作業的全流程管控。
據其官網介紹,伏泰的市場占有持續十年穩居第一,累計行業客戶有 150 多家,項目數超過 350 個。
除了上海,未來還會有 46 個城市將實行垃圾分類。在全民參與的背景下,這些“互聯網+垃圾分類”的公司將會迎來更大的挑戰。若能夠實現人性化和智能化,滿足市場所需,其必然也會發揮更大的作用。